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居

徐玑 徐玑〔宋代〕

柳竹藏花坞,茅茨接草池。
开门惊燕子,汲水得鱼儿。
地僻春犹静,人闲日更迟。
山禽啼忽住,飞起又相随。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杨柳婀娜,修竹摇曳,柳竹浓阴掩映着鲜花烂漫的花坞,低矮简陋的茅屋紧靠着长满青草的池塘。
打开柴扉,屋檐下燕子似乎受惊飞起;到池塘汲水,鱼儿却不躲闪,将其舀了起来。
因为地处偏僻,远离喧嚣,这里的春天才更加静谧;居住在山间,没有人事纷扰,内心闲适,温暖的春日愈发显得悠长。
山里的鸟儿因为人的靠近忽然停止了鸣叫,飞离开来,一会儿又相随人后。

注释
藏:遮掩。
花坞(wù):四周高起中间凹下的花圃。
茅茨:茅屋的房顶。亦指茅屋。茨,用茅草或芦苇盖房子。草池:长满水草的池塘。
汲水:从井里取水。这里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徐玑出生、成长并一直生活在松台山旁。松台山虽处城中,与闹市不远,却是处清幽所在。山边多古树、甘泉,人迹罕至,只有僧人、隐士在此建草堂隐居。徐玑喜欢清幽,常与隐士有交往,因此他的诗歌多流露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幽居山中的闲适自在的生活,给仕途失意的徐玑以精神上的安慰。此诗即为徐玑闲居松台山所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郭荣光主编. 历代名诗大观[M].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1992:960.
2、 吴晶著. 永嘉四灵:徐照 徐玑 翁卷 赵师秀传[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8:139-140.
3、 金田草. 徐玑诗歌研究[D]. 南宁:南宁师范大学, 2019:31.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浙东山野的美丽景色:人与鱼、鸟为邻,出入门口,常惊动巢居于柴扉上的燕子,打水也会舀入鱼儿。由于没有人事纷扰,因而“人闲”,感到“春犹静”“日更迟”,有闲暇自得、超然尘外之意。

  首联描绘了春日山居的环境,婀娜的杨柳和摇曳的修竹在画面中交织,它们的浓阴掩映着鲜花烂漫的花坞。在画面的中心,低矮简陋的茅屋紧靠着长满青草的池塘,这个“藏”字使画面充满了生机。在句子中,“接”字更显示了其巧妙之处,绿草春池与山居之所相接,自然环境与屋舍完美融合,展现出幽静清雅、疏淡有致的景象,暗含着人与自然相得之乐。

  颔联紧随首联,进一步深化了闲适恬静之愉。诗人打开柴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山居》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中描写浙东山野的美丽景色:人与鱼、鸟为邻,出入门口,常惊动巢居于柴扉上的燕子,打水也会舀入鱼儿。由于没有人事纷扰,因而“人闲”,感到“春犹静”“日更迟”,有闲暇自得、超然尘外之意。全诗动静得宜,疏淡有致,景物富于变化,意蕴丰富、深刻;诗中意在表现山居生活的静谧萧散,侧重又在写静中之美,在幽静的基调上浮动着安恬的气息,蕴涵着活泼的生机,充溢着野逸的情趣。

徐玑

徐玑

徐玑(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人。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 始为温州永嘉人”。福建晋江徐定第三子,受父“致仕恩”得职,浮沉州县, 为官清正,守法不阿,为民办过有益之事。“诗与徐照如出一手,盖四灵同一机轴,而二人才分尤相近”(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录》)有《二激亭诗集》。 亦喜书法,“无一食去纸笔;暮年,书稍近《兰亭》”(叶适《徐文渊墓志铭》)后改长泰令,未至官即去世。 194篇诗文  16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河满子·秋怨

孙洙 孙洙〔宋代〕

怅望浮生急景,凄凉宝瑟馀音。楚客多情偏怨别,碧山远水登临。目送连天衰草,夜阑几处疏砧。
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长阴。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

杨万里 杨万里〔宋代〕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戊午上高宗封事

胡铨 胡铨〔宋代〕

  绍兴八年十一月日,右通直郎枢密院编修臣胡铨,谨斋沐裁书,昧死百拜,献于皇帝陛下。

  臣谨按:王伦本一狎邪小人,市井无赖,顷缘宰相无识,遂举以使虏,专务诈诞,欺罔天听,骤得美官,天下之人切齿唾骂。今者无故诱致虏使,以“诏谕江南”为名,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刘豫臣事丑虏,南面称王,自以为子孙帝王、万世不拔之业,一旦豺狼改虑,捽而缚之,父子为虏。商鉴不远,而伦又欲陛下效之。

  夫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陛下所居之位,祖宗之位也。奈何以祖宗之天下为犬戎之天下,以祖宗之位为犬戎藩臣之位?陛下一屈膝,则祖宗庙社之灵尽污夷狄,祖宗数百年之赤子尽为左衽,朝廷宰执尽为陪臣,天下之士大夫皆当裂冠毁冕,变为胡服。异时豺狼无厌之求,安知不加我以无礼如刘豫也哉!夫三尺童子至无知也,指犬豕而使之拜,则怫然怒。今丑虏,则犬豕也。堂堂大国,相率而拜犬豕,曾童孺之所羞,而陛下忍为之邪?

  伦之议乃曰:“我一屈膝,则梓宫可还,太后可复,渊圣可归,中原可得。”呜呼!自变故以来,主和议者,谁不以此说啖陛下哉?然而卒无一验,则虏之情伪已可知矣。而陛下尚不觉悟,竭民膏血而不恤,忘国大仇而不报,含垢忍耻,举天下而臣之甘心焉。就令虏决可和,尽如伦议,天下后世谓陛下何如主?况丑虏变诈百出,而伦又以奸邪济之,梓宫决不可还,太后决不可复,渊圣决不可归,中原决不可得。而此膝一屈,不可复伸;国势陵夷,不可复振,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矣。

  向者陛下间关海道,危如累卵,当时尚不肯北面臣敌,况今国势稍张,诸将尽锐,士卒思奋。只如顷者敌势陆梁,伪豫入寇,固尝败之于襄阳,败之于淮上,败之于涡口,败之于淮阴,较之前日蹈海之危,已万万矣!倘不得已而至于用兵,则我岂遽出虏人下哉?今无故而反臣之,欲屈万乘之尊,下穹庐之拜,三军之士不战而气已索。此鲁仲连所以义不帝秦,非惜夫帝秦之虚名,惜夫天下大势有所不可也!今内而百官,外而军民,万口一谈,皆欲食伦之肉。谤议汹汹,陛下不闻,正恐一旦变作,祸且不测。臣窃谓不斩王伦,国之存亡未可知也。

  虽然,伦不足道也,秦桧以心腹大臣而亦为之。陛下有尧舜之资,桧不能致陛下如唐虞,而欲导陛下为石晋。近者礼部侍郎曾开等引古谊以折之,桧乃厉声责曰:“侍郎知故事,我独不知!”则桧之随非愎谏,已自可见。而乃建白,令台谏侍臣佥议可否,是明畏天下议己,而令台谏侍臣共分谤耳。有识之士,皆以为朝廷无人。吁,可惜哉!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夫管仲,霸者之佐耳,尚能变左衽之区,而为衣裳之会。秦桧,大国之相也,反驱衣冠之俗,归左衽之乡。则桧也,不唯陛下之罪人,实管仲之罪人矣。孙近附会桧议,遂得参知政事。天下望治有如饥渴,而近伴食中书,漫不敢可否事。桧曰“虏可和”,近亦曰“可和”;桧曰“天子当拜”,近亦曰“当拜”。臣尝至政事堂,三发问而近不答,但曰:“已令台谏侍从议矣”。呜呼!参赞大政,徒取容充位如此,有如虏骑长驱,尚能折冲御侮耶?臣窃谓:秦桧、孙近亦可斩也!

  臣备员枢属,义不与桧等共戴天。区区之心,愿断三人头,竿之藁街。然后羁留虏使,责以无礼,徐兴问罪之师,则三军之士不战而气自倍。不然,臣有赴东海而死耳,宁能处小朝廷求活耶?小臣狂妄,冒渎天威,甘俟斧钺,不胜陨越之至!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